1月6日,《福建法治报》头版以《“问”出民意 “答”出诚意——德化法院“三问于民”将群众的期盼落到实处》为题报道了我院诉讼服务相关工作做法,一起来看看吧~
为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果,真正将群众的期盼落到实处,德化法院“三问于民”解难题,在问难于民中找问题,问需于民中理思路,问计于民中拿举措,让诉讼服务“有温度”“接地气”,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问难于民——从“来回跑”到“上门办
日前,德化法院立案庭法官岳广明冒着大雨,驱车70余公里来到汤头乡岭脚村,为八旬老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还指导其家人使用福建移动微法院进行实名认证、视频调解、开庭等操作,并告知以后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完成后续诉讼流程,减去了两个老人来回奔波的劳累。
上门为古稀老人立案
问难于民,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情怀。为更好地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德化法院庄严承诺,立足于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身体残疾等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立案服务。该院还预留绿色通道,针对涉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当事人启用预留的立案绿色通道,专人、优先办理,在服务引导和硬件设施上给予充分照顾,努力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精准化的线下服务。2021年以来,该院已通过绿色通道立案775件。
为进一步方便当事人,德化法院积极利用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等提供线上申请立案,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电子诉讼材料。立案人员在收到申请后,就会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并登记。通过采取“线上+线下”传统立案模式与线上立案模式相结合,全力满足当事人不同立案需求。持续做好跨域立案工作,从“两地跑”到“一地办”,十来分钟就能在“家门口”办成事。
下乡调解民间借贷纠纷
同时,积极拓宽“网上办理”的范围,依托网上诉讼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等诉讼平台,进一步深化在线诉讼服务举措,力争诉讼服务从立案到退费一站式网上办理,应上尽上,全程在线。2021年以来,该院在线调解、开庭202件,网上委托司法鉴定237件,网上保全67件,网上缴费266万余元,网上退费520万余元。
问需于民——从“等等看”到“云办案”
“原想着疫情,人又没办法去开庭,没想到德化法院现在还能线上开庭,确实方便,给你们点赞。”说这话的是一起借贷案件的原告陈某,在申请与李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时,因被告人李某远在广东,恰巧又碰上疫情,陈某想着案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陈某向岳广明法官说起他的担忧后,岳广明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使用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对该起案件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利用移动微法院线上调解
问需于民,最重要的是知道群众的需求。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解决异地庭审问题,德化法院通过“福建移动微法院”平台,让“云办案”“云调解”等审判模式成为现实。依托“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中“掌上法庭”的多方视频功能,案件承办人、合议庭、书记员及当事人,在进行严格的实名和身份认证程序后,可在任一地点通过联网的手机、平板电脑进行远程视频调解或简易庭审。
疫情期间利用视频远程调解
该院还实行诉调对接一体化,在立案大厅设置多元解纷中心,针对符合起诉条件,且当事人同意调解的纠纷,先行调解,2021年已进行诉前调解473件。同时,在诉服大厅提供自助查询、网上立案、诉状生成、文书模板、风险评估等多项智能化服务,研发案件身份二维码,当事人扫一扫即可实现案件跟踪,切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问技于民——让“被动等”变“主动问”
问技于民,最重要的是广开言路。如何更好地将群众智慧转化为工作方法,德化法院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德化法院”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渠道征集群众意见,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向群众求智慧,让群众得实惠。
开展“院长走流程”,查找诉讼服务痛点堵点
针对立案需来回几个窗口办理的问题,德化法院对窗口功能进行升级,改变原本民事、刑事、执行分窗口单独立案的模式,推行“一窗通办”。通过引进福建智慧法院自助终端,提供办理事务、诉讼引导、案件查询等自助服务,实现立案窗口“一窗通办”功能,当事人在任意窗口都可以集中办理立案登记、案件查询、跨域立案、法律咨询等诉讼服务事项,让当事人一次办结所有诉讼事项。
为解决退费难题,2021年10月起,德化法院针对尚未办理诉讼费退费的当事人,在案件生效后,只需拨打诉讼服务中心电话、12368热线等方式联系案件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由案件承办法官直接审批退费,书记员将退费信息录入到系统,当事人无需到场,无需申请,即可收到法院退回的诉讼费用。
立案窗口实行“一窗通办”
同时,该院在立案大厅设立司法救助窗口,探索建立救助案件快速专办机制,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办理期限。2021年以来,共为困难当事人发放17.2万余元司法救助金,为经济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