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际需求出发,在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行领域切实做到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
“要站位大局看执行,加强执行服务供给,以能动执行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打造德化陶瓷千亿产业集群。”德化法院与驻院纪检监察组协同发力,深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明确工作思路、系统谋划推进,重点督促执行局从帮扶重点企业发展和维护营商环境角度,抓住案件“小切口”,着力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1-9月营商环境考评指标“执行合同”在全市基层法院排名第一。
1
写好“必答题”清淤点
“立审执一体化”提质增效
“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货款,太感谢执行局了,从立案到案款发放全程跟进,提供指引,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执行服务的便利。”德化县某陶瓷机械制造公司负责人在执行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图 | 代表委员见证监督执行
据悉,近年来因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该县陶瓷部分生产企业经营困难、拖欠货款,供货方陶瓷机械制造公司因进货方陶瓷生产企业未及时支付货款提起诉讼,案件进入执行后,执行人员及时入企走访,了解情况,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企业再次响起机器的轰鸣声。
“要坚持把推动涉企案件‘立审执’提速增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切口。”德化法院执行工作负责人表示,通过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切实防止涉诉企业被执行活动拖“瘦”、拖“垮”。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截至9月,我院执行质效考核排名全省基层法院第三。
2
答好“赶考卷”通堵点
“集中执行常态化”兑现胜诉权益
法律不能“打白条”。案子胜诉了,判决不能兑现,企业就白忙活了。为依法保障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德化法院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推动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被执行人找不到,生产设备没人要,唯一有价值的车子还在县外,本来觉得没希望了,没想到你们赶赴当地高效扣押、又快速处置,太给力了!”今年9月28日,办妥执行款领取手续,领取工资款的工人对执行法官尤珮灿点赞道。
图 | 集中发放涉民生工资案款
在某陶瓷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中,该公司除欠租金外,还涉及拖欠20余名工人工资18万余元、拖欠供应商原材料款20余万元等系列纠纷未进入执行程序。为求案件实质性解决,执行法官穷尽手段查询、冻结、扣押被执行人名下的所有账户和生产设备、车辆等财产,及时处置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和变卖生产设备,并联合乡镇党委、政府和劳动部门对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法律压力和心理震慑,然后拘传被执行人到场与厂房出租人及各方当事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优先保障工资,再支付租金及材料款,实现“一案解多纷”。
图 | 拘传被执行人
德化法院常态化组织开展“保企业·护民生·优环境”集中执行行动,重点聚焦涉中小企业、涉金融、涉民生案件中“标的20万元以下”小微案件和涉案5件以上“超级老赖”。行动中,执行干警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认真梳理研判案情,制定周密详细的执行方案,采取拘传、拘留、罚款、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极大地压缩“老赖”生存空间,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图 | 发放执行救助保险金
据统计,今年来,该院共查询冻结案件3528件,对1084名被执行人发布限制消费令,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30例,对37件案件48样财产进行拍卖,出动警力 285余人次开展集中行动19次,拘传272人,累计发放执行款12340.38万元。
3
走好“护航路”解难点
“从强制到能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从“强制执行”到“能动执行”,仅一词之差,但背后却是执行工作思维之变,用执行“硬措施”打造法治化“软环境”,护航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增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世界瓷都德化落地生根,始终是德化法院研究探索的课题。
图 | 走访涉案企业
“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避免‘办理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在执行某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时,执行人员郑耀城深有感触地介绍说:“考虑到被执行企业为陶瓷生产企业,如果盲目对流动资金、货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仅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反而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绝境’,申请人无法全额受偿。我们创新思路‘活封’商标、厂房,把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善意文明执行的感召下,被执行企业与申请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并按期将37万余元货款退还申请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图 | 开展“千名干警进千企”活动
胜诉企业的利益得到了维护,那些因一时经营不善而陷入债务违约困境的企业,同样有焕发新生的机会。德化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强化执行和解和诚信履行,动态监管被执行人名单,健全被执行人信用激励机制,运用“活封”“活扣”等方式执行涉企案件,发出纳失预警通知书128份,联动诉前化解纠纷380起,充分释放被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让被执行企业继续经营生产、创造效益。
图 | 依法发放信用修复证明
靶向攻坚难点!探索守信激励、信用修复举措,建立自动履行“红名单”与积极履行“白名单”制度,持续开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活动,明确100家重点企业走访名单,开展上门普法、专业解答法律问题,“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对64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条件的21家被执行企业依法进行信用修复;同时为申请人和被执行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力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消除19家企业在投资合作、商业贷款、招标投标等方面的限制,焕发企业市场活力。